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丹东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丹东市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时间:2024-06-23 10:41:14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305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丹东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丹东市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辽宁省丹东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丹东市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丹政发〔2005〕56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丹东市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规定》业经2005年12月26日市政府第3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丹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六年一月五日




丹东市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确保建设项目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标准,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事故隐患,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实现全市安全生产状况的根本好转,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辽政发[2005]4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丹东市行政区域内的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国家有特殊规定的建设项目从其规定。
第三条 建设项目中的安全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以下简称“三同时”)。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
第四条 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是指为保证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而设立的设备、装置和相应的技术措施。
建设项目中引进的国外技术和设备应当符合我国规定或认可的安全标准,设计亦应符合我国的安全技术标准和规范的要求。从国外购进设备主机的同时,应同时购进与之相配套的安全装置。
对建设项目中相关的已建成设施中不符合安全技术标准或不良工作环境的,应同时采取安全技术措施。
第五条 以下单位和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对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的实施负责:
(一)建设项目的基础建设、技术改造审批、备案部门、建设项目的主管和行业管理部门,应贯彻执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的规定,并协助管理和指导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严格执行 “三同时”的规定。
(二)建设单位对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的实施负全面责任。
在组织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和竣工验收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的规定,并到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部门办理审查、验收手续。
(三)企业主管部门、各行业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所属生产经营单位建设项目“三同时”工作的监督管理,制订本系统和行业的“三同时”工作制度,规范实施行为,做好指导服务。
(四)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对建设项目的安全设计审查和安全设施竣工验收。依法对生产经营单位建设工程项目安全设施情况监督管理,对建设工程项目安全设施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提出整改意见和防范措施的建议,同时把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作为日常监管执法工作的重要内容,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使行政处罚。
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部门及其负责审查的人员对审查结果负责;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部门及其验收人员对验收结果负责。
(五)各级安监局、总工会、发展改革委、经委、建委、国土资源局、规划局、公安局、工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等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做好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要严格贯彻落实有关法律、法规和省政府有关规定。
建设项目凡未经过“三同时”审查的,不准开工建设,建设项目安全设施未经验收的,不得投产使用。
第六条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实行分级管理。
(一)由市有关部门审批、备案的建设项目,其安全设施“三同时”由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审查、验收。
(二)由县(市)区有关部门审批、备案的建设项目,其安全设施“三同时”由县(市)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审查、验收。
(三)高危险行业的建设项目及具有较大风险的建设项目由市及市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审查、验收。
(四)市、县(市)区发展改革委、经委等负责建设项目审批、备案部门,每季度要将“三同时”建设项目清单抄送同级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
第二章 安全评价

第七条 建设项目的安全评价包括安全预评价和安全验收评价。安全预评价应当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安全验收评价应当在工程竣工验收前进行。承担建设项目安全评价的社会中介组织,应对评价的结果负责。
第八条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编制安全评价报告:
(一)非煤矿山建设项目;
(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
(三)使用危险化学品等高危险行业的建设项目;
(四)属于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范围内的建设项目;
(五)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建设项目;
(六)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确认的其他具有较多危险或危险程度较高的建设项目。
第三章 安全审查

第九条 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应当有本项目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和所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的安全专篇。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设计人,应当对安全设施的设计负责。
第十条 符合本规定第八条规定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委托项目设计单位以外的具有国家安全预评价资质的安全中介机构编制安全预评价报告。
安全预评价报告(送审稿)编制完成后,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部门应组织建设单位、评价单位和有关专家进行评审,并形成评审意见。评价单位应依据评审意见修改、补充、完善该安全预评价报告,并作为建设项目初步设计的依据。
第十一条 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应当有安全设施设计内容的安全专篇。建设项目的设计单位、设计人,应当对安全设施的设计负责。
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本规定第六条规定在初步设计审查前,向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审查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初步设计说明书;
(二)生产性建设项目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及安全设施和相应的技术措施说明;
(三)相关图纸;
(四)安全设施专项投资明细;
(五)填报的《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初步设计审核书》一式三份(附表一)。如符合本规定第八条规定的建设项目,同时应提供该项目的安全预评价报告。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做出审查结论。

第四章 项目施工

第十二条 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承担。施工单位必须按照安全设施设计施工,并对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的工程质量负责。
第十三条 监理单位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安全标准对安全设施施工进行监理,并对其做出的监理结论负责。

第五章 竣工验收

第十四条 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前15天,按照本规定第六条规定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出验收申请。
符合本规定第八条规定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委托项目设计单位以外的具有国家安全验收评价资质的安全中介机构编制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第十五条 建设单位申请建设项目验收时,应提交下列材料:
(一)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实施情况的书面材料;
(二)特种设备安全使用证书(复印件);
(三)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网络,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复印件)
(四)试生产中发现的危及职工安全和健康问题的整改措施;
(五)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检查时所提意见的整改报告;
(六)填报的《建设项目安全设施验收审核书》一式三份。
如符合本规定第八条规定的建设项目,同时应提供该项目的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在20个工作日内做出验收结论。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六条 违反本规定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十七条 本规定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交通部关于颁发《场站国际集装箱管理办法》的通知

交通部


交通部关于颁发《场站国际集装箱管理办法》的通知

1987年2月28日,交通部

中远总公司,外代总公司,外理总公司,汽车运输总公司,大连、秦皇岛、天津、青岛、上海、宁波、福州、厦门、汕头、黄埔、广州、湛江、海南、张家港、南通港务局,长江航务管理局、长江轮船总公司:
为了加强国际集装箱运输的正规化管理,掌握集装箱的动态,改变目前集装箱管理工作不善的局面,现将《场站国际集装箱管理办法》颁发给你们。本办法自一九八七年六月一日起实行,望各有关单位积极做好准备工作,严格执行。《设备交接单》的实行,可按有关通知办理。

附:场站国际集装箱管理办法
为了加强国际集装箱在集装箱场站的管理,明确集装箱场站与集装箱运输经营人相互责任,更好地为集装箱运输服务,特制定本办法。

总 则
一、本办法适用于经营国际集装箱堆存、装箱、拆箱、中转、修理、清洗等有关业务的集装箱场站(以下简称场站)。
二、集装箱运输经营人是指从事海上国际间集装箱运输的船舶运输公司(以下简称船公司)。
三、场站应具备下列条件:
1.场站应设立在交通方便的地点。
2.场站地面必须平整和能承受所堆重箱的压力,有良好的排水条件、必要的消防设施、足够的照明设施和通道,并具备必要的交通和通迅设备。
3.场站应有围墙、门卫和检查设施。
4.场站应有足够的集装箱专用机械设备。
5.场站应有集装箱箱卡管理或电子计算机管理设备。
6.场站应有足够的专业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
四、场站应与船公司签订协议,严格信守协议规定。

进 场
五、船公司向场站运送集装箱,除双方协议另有规定者外,必须提前一个工作日通知场站,并及时提供有关业务资料。
六、集装箱进入场站必须严格执行交接制度,由承运人与场站办理交接并签署《设备交接单》。《设备交接单》由船公司提供,场站负责填写。
七、场站应每日向船公司提供前一天的《集装箱进站日报》(格式见附表一)。

堆 存
八、集装箱进入场站后,场站应按双方协议规定,区分不同的船公司将空箱和重箱分别堆放。空箱按完好箱和破损箱、自有箱和租箱分别堆放。
九、场站应每日向船公司代理人报送《集装箱堆存日报》(格式见附表二)。
十、集装箱进入场站并经双方签署《设备交接单》后,场站应对集装箱及其附属设备和集装箱内的货物负责。如有损坏或灭失,由场站承担责任。
十一、场站未经船公司或其代理人同意,不得以任何理由将其堆存的集装箱占用、改装或出租。否则应负经济责任。

装 箱
十二、场站装箱,应凭船公司代理人签发的《集装箱发放通知单》提取空箱。
十三、货物装箱前,装箱人必须检查所用的集装箱,对不适合装货的集装箱,不得使用。并应及时联系船公司采取必要措施。
十四、装箱人对箱内货物进行必要的绑扎加固,使之符合陆运、海运要求。箱内货物积载要适当。由于货物装箱不当而引起的人员伤亡、货物及运输工具、集装箱等的损失,由装箱人负责。

拆 箱
十五、场站按照船公司的要求拆箱。拆箱后必须进行一般性清扫,清除箱内残留物(如木板、铁钉、纸板、塑料纸、绳索、绑扎及垫衬材料、洒漏的地脚货等),并除去箱体上原有各种货运标志。
对于装载危险品的集装箱,拆箱后由船公司代理人安排清洗或消毒,然后除去危险品标志。
十六、场站应于拆箱和清扫完毕的次日向船公司代理人提供《集装箱拆箱日报》(格式见附表三)。
十七、拆箱和清扫后的空箱,场站应按船公司或其代理人的要求堆存和调运。

中 转
十八、场站根据中转箱发送的不同目的地,应按船、按票集中堆放,并严格按船公司或其代理人的中转计划安排中转。
十九、场站应每月向船公司代理人提供《中转箱盘存报告》(格式见附表四)。

出 场
二十、集装箱空、重箱出场凭船公司代理人签发的《集装箱发放通知单》办理。
二十一、船公司从场站调出集装箱,除双方协议另有规定者外,必须提前一个工作日通知场站,并及时提供有关业务资料。
二十二、场站应按船公司代理人要求按时发放集装箱。
二十三、集装箱出离场站必须严格执行交接制度,由承运人与场站办理交接并签署《设备交接单》。《设备交接单》由船公司提供,场站负责填写。
二十四、场站应每日向船公司代理人提供前一天的《集装箱出场日报》(格式见附表五)。

修理和清洗
二十五、经营集装箱修理、清洗业务的场站与船公司签订集装箱修理、清洗协议。
二十六、修理、清洗前,场站应提出估价单,经船公司确认后方可修理和清洗。修理、清洗(包括清除危险品标志)过的集装箱必须经过质量检验,并由船公司验收认可。
二十七、场站如无条件进行集装箱修理、清洗,应及时向船公司提供需要修理、清洗的集装箱的数量及箱号,以便船公司另作安排。
二十八、场站应及时向船公司代理人提供《修理、清洗报告》(格式见附表六)。

其 它
二十九、货主的自备箱和租箱,可参照本办法管理。
三十、本办法的解释权属交通部
附表一:集 装 箱 进 场 日 报
日 期
场站名 制单人
--------------------------------------------------------------------------
序| | | | |来自| | |
|船公司|箱 号|箱型/规格|空E/重F| |送箱人|进场目地|备注
号| | | | |何方| | |
--|------|------|----------|----------|----|------|--------|------
| | | | | | | |
--|------|------|----------|----------|----|------|--------|------
| | | | | | | |
--------------------------------------------------------------------------
附表二:集 装 箱 堆 存 日 报
日 期
场站名 制单人
------------------------------------------------------------------------------------------------
| 可用空箱 | 破 损 箱 | 污 箱 | 出口重箱 | 进口重箱
--------------|--------------|--------------|--------------|--------------|----------------
尺 | | | | | | | | | |
码 |20′|40′|20′|40′|20′|40′|20′|40′|20′|40′
| | | | | | | | | |
箱 箱 |------|------|------|------|------|------|------|------|------|--------
|自有/|自有/|自有/|自有/|自有/|自有/|自有/|自有/|自有/|自有/
主 型 | | | | | | | | | |
|租箱 |租箱 |租箱 |租箱 |租箱 |租箱 |租箱 |租箱 |租箱 |租箱
--------------|------|------|------|------|------|------|------|------|------|--------
| 干货箱 | | | | | | | | | |
|----------|------|------|------|------|------|------|------|------|------|--------
|9’6”箱| | | | | | | | | |
|----------|------|------|------|------|------|------|------|------|------|--------
| 冷藏箱 | | | | | | | | | |
|----------|------|------|------|------|------|------|------|------|------|--------
| 油罐箱 | | | | | | | | | |
|----------|------|------|------|------|------|------|------|------|------|--------
| 框架箱 | | | | | | | | | |
|----------|------|------|------|------|------|------|------|------|------|--------
| 开顶箱 | | | | | | | | | |
|----------|------|------|------|------|------|------|------|------|------|--------
| 挂衣箱 | | | | | | | | | |
|----------|------|------|------|------|------|------|------|------|------|--------
| 通风箱 | | | | | | | | | |
|----------|------|------|------|------|------|------|------|------|------|--------
| 干货箱 | | | | | | | | | |
--------------------------------------------------------------------------------------------------
--------------------------------------------------------------------------------------------------
|9’6”箱| | | | | | | | | |
|----------|------|------|------|------|------|------|------|------|------|--------
| 冷藏箱 | | | | | | | | | |
|----------|------|------|------|------|------|------|------|------|------|--------
| 油罐箱 | | | | | | | | | |
|----------|------|------|------|------|------|------|------|------|------|--------
| 框架箱 | | | | | | | | | |
|----------|------|------|------|------|------|------|------|------|------|--------
| 开顶箱 | | | | | | | | | |
|----------|------|------|------|------|------|------|------|------|------|--------
| 挂衣箱 | | | | | | | | | |
|----------|------|------|------|------|------|------|------|------|------|--------
| 通风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附表三:集 装 箱 拆 箱 日 报
日 期
场站名 制单人
--------------------------------------------------------------------------------------------------------------------------------
船名/航次 |提单号| 箱 号 | 箱型/规格 |合同号|货名|件数| 重量/体积 |进入货位|收货人|溢/短| 交货记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附表四:中 转 箱 盘 存 报 告
日 期
场站名 制单人
----------------------------------------------------------------------------------------
序|一般船名|进口| | | 箱 数 | | |
| | |提单名|箱型| |散货/吨数/重量|目地港|备 注
号|/航次 |日期| | | 20′/40′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附表五:集 装 箱 出 场 日 报
日 期
场站名 制单人
--------------------------------------------------------------------------
序| | | | |发往| | |
|船公司|箱 号|箱型/规格|空E/重F| |提箱人|出场目地|备注
号| | | | |何方| | |
--|------|------|----------|----------|----|------|--------|------
| | | | | | | |
--|------|------|----------|----------|----|------|--------|------
| | | | | | | |
--------------------------------------------------------------------------
附表六:集装箱修理、清洗报告
日 期
场站名 制单人
--------------------------------------------------------------------------------
序号 | 箱 号 | 估价单号 | 修 理 方 | 检 验 方 | 批 注
--------|----------|------------|--------------|--------------|------------
| | | | |
--------|----------|------------|--------------|--------------|------------
| | | | |
--------------------------------------------------------------------------------


河北省海域使用管理条例

河北省人大常委会


河北省海域使用管理条例


(2006年11月25日河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海域使用管理,维护国家海域所有权和海域使用权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海域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海域是指本省行政区域内海岸线向海一侧的水面、水体、海床和底土。

第三条在本省管辖海域内从事持续使用特定海域三个月以上的排他性用海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四条海域属于国家所有。

单位和个人使用海域,应当依法取得海域使用权。

海域使用权人依法使用海域并获得收益的权利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第五条海域使用应当符合海洋功能区划和海域使用规划,遵循统一规划、合理开发、综合利用和保护环境相结合的原则。

第六条省人民政府及沿海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法维护海域使用秩序,严格控制改变海域自然属性或者严重影响海洋生态环境的用海项目。

第七条省人民政府及沿海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毗邻海域的使用和海洋环境的监督管理。

省人民政府及沿海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渔业等有关部门和海事管理机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对海洋环境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章海洋功能区划与海域使用规划

第八条省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环境保护、交通、渔业等部门和海事管理机构,依据国家海洋功能区划,结合本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组织编制本省的海洋功能区划,按规定程序报批。

沿海设区的市、县(市)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本级的海洋功能区划,并按规定程序报批。

第九条省海洋功能区划经省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报国务院批准;沿海设区的市海洋功能区划经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报省人民政府批准;沿海县(市)海洋功能区划由县(市)人民政府审核并经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复核后,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沿海设区的市、县(市)海洋功能区划经批准后,由省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报国务院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条省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根据本级的海洋功能区划,编制海域使用规划,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沿海设区的市、县(市)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本级的海洋功能区划编制本级海域使用规划,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

第十一条海洋功能区划和海域使用规划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执行。确需修改的,由原编制机关会同本级有关部门提出修改方案,报原批准机关批准。

第十二条在编制、修改海洋功能区划和海域使用规划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采取听证会、座谈会等方式征求有关部门、专家和管理相对人的意见。

第十三条海洋功能区划和海域使用规划经批准后,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批准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向社会公布。涉及国家秘密的部分除外。

第三章海域使用权

第十四条对项目用海依照下列规定实行分级审批:

(一)填海面积五十公顷以上的项目用海,围海面积一百公顷以上的项目用海,不改变海域自然属性的用海面积七百公顷以上的项目用海,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用海以及国务院规定的其他项目用海,报国务院审批;

(二)填海面积不足五十公顷的项目用海,围海面积六十公顷以上、不足一百公顷的项目用海,省重点建设项目用海,报省人民政府审批;

(三)围海面积二十公顷以上、不足六十公顷的项目用海,不改变海域自然属性的用海面积四百公顷以上、不足七百公顷的项目用海,沿海设区的市所辖各区的行政区毗邻海域内围海面积不足二十公顷的项目用海和不改变海域自然属性的用海面积不足四百公顷的项目用海,报沿海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审批;

(四)围海面积不足二十公顷的项目用海,不改变海域自然属性的用海面积不足四百公顷的项目用海,报沿海县(市)人民政府审批。

审批项目用海时,批准权分属两个以上沿海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或者县(市)人民政府的,分别报省人民政府或者沿海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审批。

第十五条申请使用海域的,申请人应当持海域使用申请书、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表)、申请人资信证明材料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书面材料,向毗邻该海域的县(市)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按规定程序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

申请使用的海域毗邻沿海设区的市所辖各区的行政区或者毗邻两个以上县(市)行政区的,应当向设区的市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申请使用的海域毗邻两个设区的市行政区的,应当向省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第十六条申请使用海域时,下列项目用海的海域使用申请人,应当提交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

(一)填海、围海型项目用海;

(二)省重点建设项目用海;

(三)矿产资源开采、修建海上构筑物等项目用海;

(四)涉及海上交通安全的项目用海;

(五)对海域自然属性影响较大的其他项目用海。

对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项目用海,海域使用申请人应当提交海域使用论证报告表。

第十七条海域使用申请人应当根据项目总体设计方案整体提出海域使用申请,不得将用海项目分解申报。

第十八条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海洋功能区划和海域使用规划,对海域使用申请进行审核,征求本级环境保护、交通、渔业等部门和海事管理机构的意见后,提出审核意见,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

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应当自本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受理海域使用申请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项目用海的决定。在作出批准项目用海的决定前需要由下级人民政府签署意见的,下级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海域使用申请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签署意见。

前款规定的时间不包括依法需要进行海域勘测、专家评审、听证和招标、拍卖出让的时间。

第十九条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项目用海申请的,应当自作出批准项目用海决定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登记造册,向海域使用申请人颁发海域使用权证书,并向社会公告;不予批准项目用海申请的,应当作出书面决定,说明理由,并在作出决定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送达申请人。

第二十条海域使用申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批准:

(一)不符合海洋功能区划和海域使用规划的;

(二)严重影响或者破坏海洋资源、环境、自然景观和生态平衡的;

(三)造成航道、港区堵塞、淤积,影响锚地、港口生产作业,或者临近港区使用海域影响港口安全的;

(四)对妨碍国防安全和军事用海需要有重大影响的;

(五)妨碍海上交通安全的;

(六)造成岸滩侵蚀或者危害海堤等海岸工程安全的;

(七)对海洋自然保护区有不利影响的;

(八)申请使用海域的界址、面积不准确的;

(九)申请使用的海域存在使用权纠纷的;

(十)提供虚假材料的;

(十一)法律、法规禁止使用海域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一条列入国家和本省基本建设管理程序的项目,需要使用海域的,申请人应当在项目审批、核准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海域使用申请,取得用海预审意见。

第二十二条对经营性项目用海,同一宗海域有两个以上的单位或者个人申请海域使用权的,应当依法采用招标、拍卖出让的方式出让海域使用权。

第二十三条单位和个人参加海域使用权的招标、拍卖出让,不受单位住所地或者个人户籍所在地的限制。

第二十四条沿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依据海域使用管理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取得海域使用权的,该海域应当由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承包,用于渔业养殖。

依照前款规定取得的海域使用权,不得转让、抵押。

第二十五条单位和个人使用海域,应当依照国务院有关规定缴纳海域使用金。

对渔民使用海域从事养殖活动收取海域使用金的具体步骤和办法,依照国务院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六条依法可以减缴或者免缴海域使用金的,申请人应当向批准用海的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提交海域使用金减免申请和有关证明材料;财政和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海域使用金减免管理办法》办理审批手续。

第二十七条海域使用权人在批准的海域使用年限内,可以依法继承、转让、出租、抵押海域使用权或者将海域使用权作价入股。

转让海域使用权的,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条件。

继承、转让、出租、抵押海域使用权的,应当依法向原登记机关办理登记手续。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二十八条海域使用权人应当自取得海域使用权之日起一年内开发使用海域,不得造成海域闲置。

第二十九条海域使用权期满六十日前,海域使用权人可以依法向原批准用海的人民政府申请续期。逾期未申请续期或者未批准续期的,海域使用权终止。

在海域使用权期满前,海域使用权人可以依法向原批准用海的人民政府申请注销海域使用权。

海域使用权终止后,原海域使用权人应当依法办理海域使用权注销登记,并按规定拆除可能造成海洋环境污染或者影响其他用海项目的用海设施和构筑物。

第三十条因公共利益或者国家安全的需要,原批准用海的人民政府可以在海域使用权期满前收回海域使用权,并根据海域使用权人已使用的年限和开发使用的具体情况,经依法评估后给予相应补偿。

沿海设区的市、县(市)人民政府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施行前已经使用海域从事养殖生产,但因不符合海洋功能区划不能继续从事养殖生产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合理补偿。

海域使用补偿的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三十一条挖陆成海项目竣工后,土地使用权人应当自竣工之日起三个月内,凭土地使用权证书,向原批准使用土地的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申请换发海域使用权证书。海域使用权期限为土地使用权剩余期限。原土地使用权以有偿方式取得的,不收取海域使用金;原土地使用权以划拨方式取得的,收取海域使用金。

第四章海域使用与保护

第三十二条海域使用权人应当按照批准用途,合理开发使用海域,不得破坏海洋资源和污染海洋环境。

第三十三条海域使用权人在使用海域时,不得毁坏海岸防护设施、沿海防护林和贝壳堤、沙丘等自然地貌。

第三十四条进行海上堤坝、跨海桥梁、海上娱乐及运动、景观开发工程建设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对海岸的侵蚀或者淤积。

第三十五条从事海水养殖的养殖者,应当采取科学的养殖方式,减少养殖饵料对海洋环境的污染。因养殖污染海域或者严重破坏海洋景观的,养殖者应当予以恢复和整治。

第三十六条禁止在下列海域内开采海砂:

(一)军事管理区、国防设施保护范围;

(二)海底电缆、管道保护范围;

(三)航道、锚地、船舶定线制海区;

(四)石油、天然气勘查开采区;

(五)重要的渔业养殖基地、海洋生物产卵场、索饵场及栖息地;

(六)海堤、港口等海岸工程和桥梁等设施的安全保护范围;

(七)海滨浴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的沙质岸滩。

第三十七条港口、码头、船舶修造拆解企业以及海上旅游、养殖、矿产资源开采等项目的用海单位或者个人,应当采取防止污染海域的措施,并按有关规定负责清除所使用海域内的废弃物和闲置、废弃的用海设施及构筑物。

第三十八条省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省行政区毗邻海域环境容量和国家确定的主要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指标,制定重点海域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指标和主要污染源排放控制计划。

沿海设区的市、县(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省人民政府确定的重点海域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指标和主要污染源排放控制计划,制定重点海域的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实施方案。

第三十九条省人民政府和沿海设区的市、县(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制定海洋环境污染事故、海洋灾害应急预案。发生海洋环境污染事故或者海洋灾害时,省人民政府和沿海市、县(市)人民政府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告。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立即按照应急预案的规定进行应急处置。

第四十条省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建立全省的海洋环境监测、监视网络,定期评价海洋环境质量,发布海洋环境质量信息和海洋巡航监视通报,并对海洋赤潮进行监测、监视、预警、预报。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一条沿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符合法定条件的海域使用申请不予受理或者对不予批准的海域使用申请未依法说明理由的;

(二)违法批准使用海域的;

(三)不按规定收取、减免海域使用金或者贪污、截留、挪用海域使用金的;

(四)其他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的。

第四十二条违反本条例第十七条的规定,将同一项目化整为零,分解申报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退还非法占用的海域,恢复海域原状,没收违法所得,并处非法占用海域期间内该海域面积应缴纳的海域使用金五倍以上十五倍以下的罚款。对将用海项目分解报批骗取批准进行围海、填海活动的,并处非法占用海域期间内该海域面积应缴纳的海域使用金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三条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六条的规定非法采砂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除没收违法所得外,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四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海域使用权人自取得海域使用权之日起一年以上未开发使用海域的,由颁发海域使用权证书的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使用;连续二年未开发使用海域的,由颁发海域使用权证书的人民政府注销海域使用权证书,无偿收回海域使用权。

第六章附则

第四十五条在本省行政区毗邻海域持续使用特定海域不足三个月,可能对国防安全、海上交通安全和其他用海活动造成重大影响的排他性用海活动,依照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办理临时海域使用证。

第四十六条本条例自2007年1月1日施行。1999年11月29日河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的《河北省海域管理条例》同时废止。